近日,到上海接受先心病治疗的22名儿童已经全部康复,陆续回到芒市。
在此次相隔近3000公里双向奔赴的救“心”行动中,芒市开展了先期的患儿筛查,并安排了2名工作人员带队全程陪同前往上海德达医院,上海德达医院全程开通绿色通道安排专人给予办理出入院手续、完善相关检查、办理医保异地结算手续等,住院期间患儿分区管理、专人负责。
22名患儿中,有19名患儿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过全面完善的相关检查,有3名患儿暂不需要手术,定期随访即可。目前患儿病情平稳。芒市妇幼保健院将同步落实随访、健康教育指导定期复查等。
(相关资料图)
本次救治医保报销后的医疗费用、患儿及家属食宿、往返差旅费,均由上海德达医院、仁德基金会心连心专项基金、上海慈善基金会配套基金解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沪滇帮扶开展以来,上海市青浦区积极协调辖区内的医疗机构主动担当对口帮扶的责任和使命,从医疗设施设备援建、组织领导、学习培训、临床带教、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支援帮扶,极大地提升了芒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构建芒市“健康”屏障。
科普: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指出生时存在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使胎儿时期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发育障碍以及出生后应当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先心病伴有明显遗传倾向,不少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伴有心血管畸形;母亲在妊娠早期患病毒感染性疾病、宫内缺氧、服用刺激作用的药物,母体患有糖尿病、红斑狼疮、饮酒、接受放射性辐射等,都可以导致胎儿心脏血管发生畸形,常见的畸形有以下几种:
1.无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常见有单纯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口狭窄、右位心;
2.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是最常见类型的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3.右向左分流的先心病:常见的为法洛四联症。
症状体征:
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与表现还与疾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
1.心衰: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患儿面色苍白,憋气,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心率每分钟可达160次-190次,血压常偏低。可听到奔马律。肝大,但外周水肿较少见。
2.紫绀:其产生是由于右向左分流而使动静脉血混合。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
3.蹲踞:患有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特别是法洛四联症的患儿,常在活动后出现蹲踞体征,这样可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从而减少心隔缺损产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时也增加静脉血回流到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
4.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理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机体对动脉低血氧的一种生理反应。
5.肺动脉高压:当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等综合征时,被称为艾森曼格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右心衰竭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周围组织水肿,这时病人已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前死亡。
6.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往往发育不正常,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7.其它:胸痛、晕厥、猝死。
预防护理:
预防:1.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2.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3.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
护理:
1.应为患儿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应教育儿童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2.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4.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