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下午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表示,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在布林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中,中美高层展开密集接触。美国总统拜登19日评论布林肯此行称,“我们走在正确道路上”。当前正值中美关系关键节点,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双方接触重点还是向外界展示原则立场,两国关系若想重回正轨,还需要时间建立战略互信。
美国应该尊重中国
(资料图)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时强调,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挑战和取代美国,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希望美国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国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坚持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把有关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当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布林肯时表示,要以对人民、对历史、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扭转中美关系螺旋式下滑,推动重回健康稳定轨道,共同找到中美在新时期的正确相处之道。布林肯表示,美国致力于重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确定的议程,期待同中国加强沟通,负责任管控分歧,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肖河看来,从这两天中美高层会谈的内容可以看出,除了就事务性内容进行沟通,双方重点还是在于阐述原则性立场。
“例如,中美外长会谈达成五点共识,表明双方基本上接受了在竞争中保持沟通、尽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立场。”肖河说,“但中国在接受共识的同时强调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表明在竞争中保持战略沟通也是有条件的,应该符合双方都认可的、指导中美关系的原则,而不是美国一贯主张的无条件。”
流露改善沟通希望
在两国关系处在建交以来最低谷之时,中美此次“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自然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海外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中美改善沟通的迹象在过去一个月里早有端倪。例如,5月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5月10日至11日,王毅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维也纳举行长达8小时的会晤等。
英国广播公司特约评论员麦克唐纳表示,布林肯访华意味着一种“前进”,最好的结果可能是双方重新建立沟通渠道,并为更多的互动扫清道路。
法新社报道称,中美希望为不断升级的紧张关系降温,双方都表达了改善沟通和防止冲突的谨慎希望。
美国官员预计,布林肯的访问将为中美更多双边会谈铺平道路,包括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访问中国。
解决分歧需要时间
尽管释放出积极信号,然而正如新加坡外长维文所说,布林肯此访“必不可少,但还不够”。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部分政客不遗余力打反华遏华牌。对此,王毅向布林肯表明立场——中国要求美国停止炒作“中国威胁论”,取消对华非法单边制裁,放弃对中国科技发展打压,不得肆意干涉中国内政。
而与美国政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企业家纷纷来到中国,持续拓展在华业务。
肖河表示,美国政客推动反华遏华是基于对中国的所谓威胁感知,认为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会威胁美国的长期安全和经济利益。但对美国企业界来说,与中国保持经济联系、实现效益最大化仍是优先或重要目标。
肖河指出,从宏观和长期视角来看,布林肯访华符合拜登政府反复重申的对华政策,也符合美国二战以来针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外交传统,即在竞争甚至遏制的同时保持对话。这一方面是以对冲方式管控竞争烈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欧洲和亚太盟友,证明美国对华政策是稳健的,其他国家追随这一政策不会有大的风险。
看来,美国要修复与中国的关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新民晚报记者 王若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