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餐厅免费取号,转手竟被加价卖出!记者体验“充场群”

原标题:网红餐厅免费取号,转手竟被加价卖出!记者体验“充场群”发现……

有的“网红店”门口大排长龙,有的楼盘一开盘就人声鼎沸,有的相亲现场火爆异常……这样的场景想必不少人都见到过,当然感慨之余不免会有疑问,类似的场面都是真的吗?其中有没有“主动营销”吸引眼球的可能呢?

近日,记者在网上加入了这样一个可以组织各类活动的“兼职群”,亲身体验了一番。


【资料图】

网红餐厅免费取号

转手竟被加价卖出

记者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搜索“排队”“排队营销”等字眼,便能找到不少提供此类服务的帖子。根据简介信息,记者添加了其中一个昵称为“南京会议充场展会活动执行”的微信,在跟对方表明想做兼职的意愿后,被拉入一个兼职工作微信群中。

群内有近400人,群主会实时发布各种兼职信息,既有活动志愿者、临时工的招聘,也有针对“充场”的揽员。所谓“充场”,就是帮商家“充个场面”,记者决定报名兼职“充场”一探究竟。

在群里记者报名参加了一个叫“三山街排队充场”的活动,随后便被拉入新的微信群。群里说,参加这场活动的报酬是10元,不过需要参加者预缴5元押金。

当天下午三点二十,记者按照通知如约来到南京市秦淮区万象天地商场3号门。十几分钟后,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充场”组织者,拿出手机让大家扫码进群。这位组织者称,最终报酬结算以实到群统计为准,“就取个用餐号,我让上去再上去,先到二楼等一会儿,我一会儿过来找你。”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这名男子回来开始派发任务,要求兼职者从不同路径前往三楼的“西塔老太太”烤肉店领取当晚五点半的号。“去取一个两个人的号就行了,问你几点钟吃,你就说五点半到六点。”“充场”组织者表示,取完后从直达电梯下来就可以。记者来到“西塔老太太”烤肉店,尽管此时才下午四点出头,但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人。

店员表示现在就餐有位置,而六点左右就不一定了,“现在有位置,待会排队就不知道要等到几点了,因为今天周五。”店员给的号票显示,前方有35桌排队,之后记者将这张号票交给了那名组织者。不过记者从商场其他消费者口中了解到,“西塔老太太”属于网红店,生意一直比较火爆,排队时间普遍很长。既然如此,这家餐厅还有必要找人排队造势吗?为一探究竟,当天下午六点,在用餐高峰期,记者再次来到这家烤肉店。此时店员告诉记者,现在拿号前面有106桌。

记者取号排队等了一段时间后,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主动上前搭话,以80元的价格兜售两人餐“快点的号”。

记者跟着他走到商场一拐角处后,没想到又遇见了组织“充场”的那个人。

记者:那个号票给你了,要不你直接还给我吧。

“充场”组织者:我都给人家了,那个票都过号了,他给我取票的。

记者:不能便宜一点吗?

黑衣男子:你给他拿号,下次你找他买优惠一点。我们是同行,我们也有同行的规矩。他不问我,我也不问他。我今天成本就划60块钱一个,今天前面把我号叫过的太多了,我成本就上来了呀。

原来,这些人利用“充场”方式招集兼职人员提前大量收集免费号票,再加价转卖给那些不愿在用餐高峰期久候排队的消费者,说到底还是“黄牛”行为。最终,记者花费80元从对方手中买了一张号票,扫码显示前方等待7桌。十分钟后,记者拿着这张号票顺利进入该餐厅。

售楼处茶歇区人声鼎沸

楼盘信息却关注者寥寥

当然,“充场”也不限于排队取号这么简单。记者在兼职群看到这样一则“天保地铁站室内充场100人”的招人信息,要求“男女不限,45岁以下”,甚至标明“有茶歇点心,表现好的有伴手礼”,报酬30元。记者再次报名。

一大早,记者赶至南京市雨花台区天保地铁站出站口,此时已有几十人在此集合。组织者现场按照30人一组拍摄合照,有经验的兼职人员表示,这是作为最后发放报酬的凭证。

等扫码进群后,记者才得知这次“充场”地点在越秀天萃售楼处。

记者跟着“充场”队伍步行来到越秀天萃售楼处门口签到排队,拿到号券后进入售楼处内部。此时兼职者大多聚在纪念品领取处,一位同行人员就前后领了4份纪念品。

领完纪念品,大家又涌向售楼处的茶歇区。此时,与茶歇区的人员喧闹相比,项目沙盘附近此时却并没有多少人。在经过一系列互动环节后,沙盘边有销售人员开始介绍楼盘情况。

有管理员在微信群里提醒大家都去听听销售讲解,沙盘附近便迅速围起了人。

不过,除了“充场”人员外,记者发现现场也不乏对楼盘真正感兴趣的购房者。临近十一点,管理员在群内告知“陆陆续续可以走了”。不一会儿,茶歇区便迅速冷清下来。

就在该场活动举办三天后,记者在“越秀地产华东区域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篇与本次活动有关的推送文章,其中提到“当天人气沸腾,精彩活动轮番上演……一步步将现场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百人参与的相亲会

也要“充场”添热闹

这样一个兼职群,不光能为有需求的餐饮单位、地产企业提供“充场”服务,还可以给相亲活动拉来“气氛组”。

群内发布的一条“相亲会充场”信息显示“单身人士优先”“奖品众多”“脱单几率高”。

身为单身人士的记者同样报了名,最终报名人数在一百人左右。记者当天在约定地点扫码签到后,与其他人一起来到位于南京市一家商业广场。

活动正式开始后,在主持人带领下,台下观众大致按照男女配对的方式坐在一起。结果记者询问了数人,都表示是过来充场的。

正午锐评

“充场”只能热一时 产品和服务才是根本

可以看出,记者这几次“充场”体验都与“人气”有关。如今一些经营主体想短时间内聚拢人气、吸引流量,选择类似“充场”这样的营销手段无可厚非。不过,“充场”带来的有可能只是一时热闹,人气流量能不能变现,热闹能不能化成实实在在的口碑,关键还是在于自家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上。希望组织“充场”的企业,扎扎实实把品牌作响,赢得消费者的由衷认可,才是获得发展后劲的根本之道。

(江苏新闻)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南极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77823号-13   联系邮箱: 317 493 128@qq.com